關于舉辦2024年深圳市工程建設領域創新成果競賽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工程建設領域新技術推廣應用,激發建設科技創新活力,打造工程建設新質生產力,推動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決定共同舉辦2024年深圳市工程建設領域創新成果競賽,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主題
凝聚建設科技力量,發展新質生產力
二、組織架構
指導單位: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 深圳市建設工會
主辦單位: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
承辦單位:深圳市特區建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深圳市質量協會
深圳建筑業協會
深圳市裝飾行業協會
深圳市防水行業協會
深圳市綠色建筑協會
深圳市建筑產業化協會
深圳市土木建筑學會
深圳市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協會
深圳市智能建造產業促進會
競賽成立組委會,統籌指導和安排競賽各項工作。組委會辦公室設在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具體負責競賽組織安排和日常管理,下設四個競賽工作組,分別為:賽務宣傳組、評審專家組、監督仲裁組、后勤保障組。
三、競賽類別與內容
競賽項目主要涵蓋已應用于深圳市工程建設領域的各類創新成果,成果應當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實用性、可推廣性及安全可靠性,已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環境效益,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設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可為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提供支撐。
競賽項目共設三個類別,每個類別設置相應的主要選題方向,通過資料審查、現場展示、專家評審等形式選拔優秀成果。具體如下:
(一)新建房屋工程質量提升類創新成果
1.成果內容:針對新建房屋工程項目交付出現的質量痛點問題,可有效促進項目質量提升或預防質量通病發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新設計、新管理措施等。
2.主要選題方向:
(1)裂縫防治創新成果?捎行Ы鉀Q房屋工程裂縫問題的建筑新材料、施工工藝、技術裝備、優化設計等創新成果。
(2)滲漏防治創新成果。可有效防治屋面、外墻、陽臺、廚衛、地下室及門窗等部位滲漏的創新成果。
(3)隔聲、隔熱創新成果?捎行岣叻课莞袈、隔熱性能,提升房屋節能降碳或宜居水平的創新成果。
(二)既有建筑改造類創新成果
1.成果內容:針對目前既有建筑改造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功能需求而提出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 備、新設計、新管理措施等創新成果。
2.主要選題方向:
(4)房屋智能化改造創新成果。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對既有建筑進行智能化升級,可提高房屋舒適度、安全性或能效水平的創新成果。
(5)快速翻新創新成果。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前提下,可大幅縮短工期并減少對居民及周邊環境的影響,實現既有建筑環保高效翻新的創新成果。
(6)適老化改造創新成果。針對老年人群體的特殊需求,提升居住環境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促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創新成果。
(7)老舊小區、城中村綠色化改造創新成果?商嵘幼∑焚|、改善城市微氣候,實現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綠色化改造的創新成果。
(三)施工現場管理類創新成果
1.成果內容:有利于防范建筑施工現場常見安全事故、降低粉塵或噪音排放,加強雨污水治理及建筑廢棄物綜合利 用,促進項目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水平提升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新設計、新管理措施等。
2.主要選題方向:
(8)防范施工現場常見安全事故的創新成果?捎行Х婪妒┕がF場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坍塌等常見事故的創新成果。
(9)施工粉塵、噪音、雨污水治理及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創新成果。有利于加強工地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有效控制施工粉塵、噪音排放,實現污水凈化或污泥無害化處理,雨水或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創新成果。
(10)工地臨時設施標準化創新成果?商嵘さ嘏R時設施標準化水平,顯著改善現場施工作業人員生產生活條件的創新成果。
四、競賽標準與評審專家
(一)競賽標準
具體競賽標準參照項目競賽評審標準(見附件1)。
(二)評審專家
評審專家由工程建設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組成。
五、參賽對象及報名方式
(一)參賽對象
凡在深圳市范圍內從事工程建設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集體或個人,均可報名參賽。
(二)報名方式(材料提交)
1.各參賽項目提交材料:申報項目均需填寫《2024年深圳市工程建設領域創新成果競賽項目申報表》(附件2)、項目報告(附件3)。如申報2項及以上競賽項目時,應填寫《2024年深圳市工程建設領域創新成果競賽申報項目匯總表》(附件4)。以上文件均需提交電子版原件(可編輯版)掃描件(加蓋公章)和紙質版材料(一式五份)。
2.材料遞交地址及方式:以上電子版材料匯總后發送至組委會郵箱:yunwei123ag@163.com(申報單位單獨建立一個文件夾,以單位名稱命名);紙質版材料遞交(或郵寄)至: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五和大道特區建工培訓學院2號門,聯系人:劉老師,聯系電話0755-23774236,13352792081。
六、競賽安排
(一)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
(二)組織實施
競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進行:
1.初賽:資料審查及評價(9月2日—9月6日)
為封閉式材料評審,組委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按照競賽類別分別組建三個評審專家組,每個專家組對申報材料進行集中評審,按照評分高低順序確定決賽名單。初賽時,評審專家組可根據參賽項目的實際情況,提出調整決賽階段競賽類別及評審規則的合理化建議。
2.決賽:現場展示(9月中下旬,決賽通知另行發布)
(1)入圍決賽的項目于現場展示前通過抽簽確定展示順序。按照競賽類別分別組建三個評審專家組。
(2)現場展示時,項目展示按通知要求進行,共計15分鐘,包括現場陳述(10分鐘)和評審專家提問(5分鐘)。
(3)每個專家組對申報材料和展示情況進行集中評審,按照評分高低順序確定項目決賽成績和獎項級別。
(4)組委會對競賽獲獎項目進行總結表彰。
(5)入圍決賽項目均需提交現場展示資料:應提供項目展示PPT,突出項目的核心技術和創新點;鼓勵提供視頻文件對項目技術進行講解,時長不超過5分鐘;鼓勵提供模型、實物進行展示,應確保模型準確反映項目特點、設計意圖及優勢。
七、評選與獎勵
(一)評選準則
為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公開,組委會將邀請相關專家組成專家評審組,遵照評審標準對參賽項目進行評分。
(二)綜合排名
競賽項目最終名次按照決賽成績排名。
(三)表彰獎勵
根據項目綜合成績,分別設置項目獎項和個人獎項。
1.項目獎項
根據競賽綜合成績排名,每個競賽類別設一項金獎、兩項銀獎、三項銅獎,分別給予獎勵20000元、10000元、5000元,同時頒發獎杯和獲獎證書;設若干優秀獎,頒發證書。獎項數量不超過總參賽數量的20%。
2.個人獎項
獲得本次競賽金、銀、銅獎的競賽項目前三位主要完成人,獲獎證書可作為相關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業績成果。
八、成果應用推廣
(一)試點應用。獲獎成果經所有人授權,可在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相關工程項目中進行試點示范應用。
(二)宣傳推廣。獲獎成果匯編成冊,通過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及相關行業協會(學會)進行宣傳推廣。
(三)擇優推薦。符合條件的獲獎成果,推薦參加深圳市職工“五小”創新成果競賽。
九、申訴與仲裁
競賽過程中出現爭議、投訴和違規情況,應以書面形式向監督仲裁組提出,由監督仲裁組進行裁決。
十、其他事項
(一)申報單位應對提交材料真實可靠性負責,承諾所提交材料不存在技術剽竊、專利侵權或虛假內容。
(二)本活動方案的最終解釋權歸競賽組委會。未盡事宜,以活動具體通知為準。
十一、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老師、鄭工
聯系電話:0755-23774236、0755-83789706
郵 箱:yunwei123ag@163.com
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
2024年7月19日
)